表參道之丘(表參道重生計畫)

 

 

安藤忠雄建築師事務所
Omotesando Hills(Omotesando Regeneration Project)
Tadao Ando Architects & Associates
攝影/安藤忠雄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本案為位於表參道上建於七十五年前的青山同潤會公寓更新計劃。青山公寓建於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後,是日本第一個以混凝土建造的現代集合住宅,其後成為日本集合住宅的原型。建築特色在於其針對每一戶住宅的細心規劃,除了一個大家共有的中庭外,建築立面的設計謹慎地考慮了城市景觀,因此青山公寓被認為是日本建築的珍貴遺產。
   

    當地居民與曾造訪此地的遊客非常珍惜青山公寓與兩側林蔭夾道的表參道,大家不約而同問道:「我們該如何將這樣珍貴的建築資產世世代代傳下去?」由於經濟與現實因素,不可能將青山公寓整修如舊,但更新計劃也不能抹去它深植於民眾心中的古老記憶。為了保有延續性,其設計理念有兩個重點:善用地下空間,盡可能降低建築物地上高度,使建築物高度會與周圍的櫸樹一般高。另外,在建築內建造緩坡做為公共空間,民眾仍可體驗走在表參道上的感受。六層樓的建築包括沿路伸展的250公尺長建築正面,緩升的公共空間則將建築與道路銜接起來。屋頂花園在視覺上將建築與周圍的櫸樹結合起來。設計的目標是要讓青山同潤會公寓的精神在此處處可見。

   

    東京自從江戶開城以來,從政治、經濟、文化重鎮,逐漸開始以時尚概念造城,21世紀的東京,有著取代巴黎的企圖心,全都以新世紀美學與時尚潮流概念為整個都市規劃、改建、重整的重要方針。2006年的東京,又有新景點誕生,表參道之丘(Omote Sando Hills)在211日日本建國紀念日開幕正式啟用,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開幕致詞指出:「出生前,我父母就曾住過同潤會青山公寓,希望這裡能變成足以誇耀世界,並傳遞流行資訊的新街道。」,首相的期待加上日本民眾的引領期盼,表參道之丘一開幕,即聚集來自世界各國的傳播媒體,聞訊趕來朝聖的人潮蜂擁不 絕。

     

    事實上,表參道之丘,座落在以時髦著稱的表參道,在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下,將原本已有80年歷史的同潤會青山公寓,搖身變成嶄新時尚中心,特別是兼顧與當地景觀融合,的確深受各界矚目。先從原宿•表參道的景觀風貌開始談起…原宿•表參道(Harajuku, Omotesando),主要為明治神宮至青山通十字路口這一區段,是通往明治神宮參拜的道路,日本關東大地震徹底改變原宿表參道風貌。

     

    1923年,日本發生8.2級關東大地震,東京嚴重受損,當時東京、橫濱有近95%災民戶,1924年日本內務省社會局撥專款成立財團法人同潤會組織,以安排災民住處與相關醫療教育。當時表參道三角地段,即被劃分為安置受災居民的住宅區。因考慮到天皇參拜神宮可能會帶來視覺不雅,將神宮與青山併入規劃,以田園城市街路型式住宅空間呈現,採競圖方式徵件,由當時建築師森真三的「森之計劃案」獲選。森真三結合日本住宅隔間精神與西洋住宅風格,為原宿表參道開創新建築風貌,而兩旁街樹也使原宿表參道有如法國巴黎香榭大道般,加上隨後東京奧運規劃以鄰近代代木公園為選手村,更帶動該區現代化。

     

    而隨著時代變遷,今日表參道已成為東京最具多元建築風貌歷史的地域,是世界時尚精品的一線戰場,兩旁國際時尚品牌旗艦店紛紛進駐,知名建築師作品成為地理景觀標記,沿著路旁櫸木林蔭,國際精品店一步一家比鄰,儼然變成參拜時尚、建築必經之路。

     

    有關同潤會青山公寓的歷史記憶…同潤會青山公寓建於1927年,有包浩斯(Bauhaus)建築的簡潔俐落,代表日本昭和時代的風格建築,是1923年關東大地震震後復興計畫一環,為日本第一批集合式住宅,具有作為歷史景觀的獨特價值。喜歡東京旅遊、經常到表參道閒逛的人,應該會對這棟林蔭大道旁的老公寓,留下深刻印象,同潤會青山公寓一直被視為東京不可多得的都市記憶。不過,同潤會青山公寓設施(如不設浴室),隨著時間也漸跟不上時代,1968年起,居民有意重建,安藤忠雄於1998年被委以重任負責重建計劃,在近10年籌劃裡,安藤忠雄花5年時間,與原來建地上的公寓住民溝通、多次親自與居民反覆討論設計,建立共識。使得同潤會青山公寓重新成為東京學界討論話題,尤其要保有原先同潤會精神與所記憶建築是一大挑戰。面對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建築,安藤忠雄以重生概念,將現存建築進行外牆翻新與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間,重建同潤會青山公寓的同潤館,作為紀念,也作為記憶。

     

    走過80年歷史,昔日同潤會青山公寓已消失,如今表參道之丘則以過去記憶的現代地標,繼續在東京寫歷史。表參道之丘是安藤忠雄,這位擅長以教堂、博物館、住宅圍塑寧靜空間的當代日本國際級建築大師,以「新•安藤建築進駐!」的建築概念,首次跨入大型商業建築作品,而此一與先前代表作完全不同領域的創作,正反映出這位64歲大師勇於自我突破與挑戰的企圖心。安藤忠雄曾於開幕時表示:「希望表參道之丘的完成能為表參道多出一條街道,更希望由這裡向世界傳遞最新流行資訊。」,也因此,安藤忠雄延續一貫以人為本、與環境共生的建築設計理念,堅持商業建築除商業空間本體外,還有都市空間設計。表參道之丘建築外觀,有典型安藤忠雄式的簡潔線條,運用光影變化與高穿透性設計,加上外牆上人形動畫投影,讓這棟商業建築充滿現代感與趣味性,刻意放低高度與綠化設計,讓表參道之丘成為原宿表參道的「光點」卻不突兀。

    而表參道之丘的內部設計,安藤忠雄則借用日本傳統摺紙方式,創造出充滿速度與時髦感建築,在三角形基地上設計一個不用爬樓梯就可以從一樓逛到六樓的購物時尚空間。基本上,表參道之丘的規劃與興建,起自於原青山同潤會舊建築拆出後的重建工程,主要由成功推出六本木之丘的森集團策畫,延續在原宿成功經營Laforet年輕時尚經驗,耗費189億日圓建設費,是一棟地上6層、地下6層的住商合併大樓。建案開始之初,表參道之丘工程就已經引起東京工程界注意,特別是利用建築工地外牆來創造新城市景觀,有別於以往架設廣告惟幕與裝飾噴漆的工地圍籬,是以「都市的肺」作為概念,將花園盆景與植物作為景觀主體,讓花朵與植物生命,成為工程外牆裝飾,同時也宣示表參道之丘將是一棟代表新世界的綠色建案。

     

    由於表參道之丘地理位置座落表參道中央位置,上接原宿,下接南青山,堪稱是東京黃金購物區。安藤忠雄把建築畫分三區,第一是「同潤館」,其保留一小部分原來同潤會公寓建築體,讓人們在表參道仍找得到比對記憶的角落;「本館」與「西館」是主要時尚購物空間,低調外牆旁襯著小渠流著清水,有世界知名品牌的服飾、珠寶等專櫃、藝廊、餐廳等93家時尚名店進駐,更加突顯表參道之丘不僅是一住商合一的記憶地標,也是時尚建築。

     

    而表參道之丘最大的特色,是為配合表參道的櫸木路樹景觀,沿表參道佇立的三棟新建築物高度只有23.3公尺,地上3層與地下3層是商場,而地上3樓以上是住宅,地下3樓以下則是停車空間,內部中庭挑高,整個商場動線以表參道天然斜坡為印象,將斜坡傾斜度直接延伸至室內,坡道斜度為3度,與表參道的坡道相呼應,6層商場由全長約700公尺螺旋斜向手扶梯旋轉迴道接連,總長正好是表參道的長度,整個空間概念成O型,也就是表參道(Omotesando)的O,內外呼應作法正是安藤忠雄的建築設計風格。

     

    事實上,表參道之丘,在建築外觀與內部設計之外,整體商業空間與活動規劃,絲毫不遜於六本木之丘,無論是生活提案月刊、商店餐廳導覽、認同卡等發行樣樣俱全,特別是內部商店餐廳招商、資訊情報解說設計與空間裝置藝術,處處用心打造,很難不讓人感動。事實上,如果仔細玩味,可以發現,安藤忠雄無疑再次寫下商業空間建築設計新典範,表參道之丘的確是東京時尚經典新標竿。

    表參道HillsOmotesando Hills),又稱「表參道之丘」,位於日本東京原宿。

由森大樓公司(森ビル)進行開發,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在 建築已經超過80年的同潤會青山公寓(集合住宅)舊址上所進行的都市再開發計畫,因位於東京著名景點之一的表參道而得名。

建築區域是道路旁邊的狹窄細長的區域,並且由於是斜坡的地區,不能建造高層建築,可說是很難處理的建築腹地。於是設計師利用一整排的樺木樹,和分三階段漸次降低的建築樓層來調和景觀。全長約250公尺,為地上3層、地下3層的建築。

建築內部為將地上和地下共六層樓挑高的構造,由於表參道是一個傾斜的腹地,因此建築內的地面也有許多斜坡。此外,在東側也保留了以前青山公寓建築的一部份,用來作為店面使用。

 

    走在巨木如林像台北仁愛路的表參道上,表參道之丘的外貌其實不容易輕易吸引到一般路人的眼光。而這正是低調極簡的安藤忠雄作品之常態!絢麗的顏色或材質不是它要呈現的特色!也正因為如此,表參道之丘與其他同路上名店張牙舞爪的外貌相比,的確透露著清水混凝土異常沉穩靜謐的氣質。但表參道之丘會「長成這樣」的背後深意,其實還蘊藏著一大段一般逛街大眾所不知的深度文化意涵與故事,剛好和以極簡低調成名於世的安藤忠雄特質相輔相成,從而創造了這個非常不像商場的商業空間作品。

    表參道之丘的空間很簡單,由一長條的盒體量形所構成。裡頭是環繞長形挑空一圈圈的斜坡步道,在陸續消化高程的腳步中完成了每一間店舖都沒有漏掉的逛街過程。這基本上是個很有趣的創意!雖然內行人都知道這種建築結構需要耗費更多的營建心力與費用,不過擺在大師設計的名品之中,這個問題不會是問題。
除了環繞挑空的坡道外,另外的室內特色就在「上」「下」兩端頂層上方以一大片波動的雲景(播放畫面)配合水流響聲與探照燈光,抹去了一絲您正在時尚大道上SHOPPING
的投入感。一時間有了自然湧入室內的錯覺,這個創意解決了許多擁有大型挑空的商場面臨大片屋頂不知道該設計什麼的窘境。因為那裡是所有客人抬頭便會望見之所,或許表參道之丘畢竟是商業空間設計吧?

 

    安藤忠雄也以有別於以往的引入自然光作法,改以人工景、光、音融合成充斥全室的流動感。這點改變出現在安藤忠雄的作品裡倒是感到有點難料與新奇。
而另一端的地底層下方(這裡指的地底層已經是大約B3的深度)則以一條下大上小的大型階梯貫穿挑空,這是與地底層的逃生動線法規有關。因此也形成了一段忽然與坡道完全相異的大階梯出現,反而形成了地底層和地上層的迥異特色!
嚴格說起來,就商業空間設計層次來說,這並不能算是安藤忠雄頂尖的作品。
因為它產生了蠻多有悖於商業行為的議論之處!諸如,和外側表參道之間的聯絡通口太少!內聚內閉的空間型態產生排外的效果,加上幾乎缺乏自然光的引進讓它的室內照度有些昏暗。整體有如獨立表參道於隔世之外的感覺,反而比較像是一間優美的美術館,而非應該人潮雜沓的熱鬧商場。不過這畢竟都不重要,大師有如安藤忠雄者,心裡頭的意念第一個想表現的其實是它尊重歷史、環境、文化的理念。至於到底是什麼原因塑形了表參道之丘的現貌,純就商業空間設計而言
其實並不那麼給予多高的評價。但其實安藤忠雄捨棄了某些慣常對於建築光線的運用,還有若干看似直覺正常的商業空間行銷手段,背後卻隱含著許多深度文化意涵的表徵。這一篇討論表參道之丘和同潤會公寓的文章,才是真正想要表達對於安藤忠雄所推崇的重點。

    青山同潤會公寓是60多年前關東震災之後的重要建築物,無論在地點(神宮前表參道)、在營造方式(鋼筋混凝土是當時先進技術)、在社會意涵(安置震災災民)都具有相當指標性的意義,也因此在60多年以後,當表參道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東京時尚大道的第一象徵時,逐漸破敗甚至局部廢棄的同潤會公寓
便成了「都市更新」這個概念裡的重要課題。因為種種以上的原因加上名揚四海的安藤忠雄出手設計,這樣激揚的火花自然猶如精雕細琢的大戲上檔般精彩,何況這還是安藤忠雄少見的純商業空間作品,更令追逐的目光由空間設計專業領域
擴大到了商場消費者的普羅範疇。

    捨棄慣用建築量體之間的隙縫引入自然光的經典手法,反讓內部照度不足而致依賴大量人工光景的矛盾所不解之時,卻發現了安藤忠雄在表參道之丘屋頂遍植櫸木的計畫,才瞭解了犧牲屋頂自然光的原因何在?「櫸木」,是表參道之丘建築設計深意的最關鍵元素。建築物高度、不超過表參道的櫸木行道樹。建築物屋頂、遍植長成後呼應表參道的櫸木小樹,為了維持表參道之丘的低調、環境的融合,捨棄了更高的建築高度、放棄了屋頂採光改植櫸木,連室內都引用了和表參道人行步道相同的地材,當然更不用講室內坡道的斜度其實也是為了呼應表參道而存在。這種細膩的融文化於作品的意涵,放在表參道之丘這個集天下大成的案例剛剛好。所以表參道之丘這個作品就像安藤忠雄的所有設計相同,它被推崇的不在豔麗可視的美,而在於你必須細細品味才能發掘的文化深度。說到此處就會發現,商業空間設計的行銷意義為什麼在這裡並非那麼外顯?或許這正是業主默許甚至示意,然後所得出的這棟絕對不商業的商業空間設計作品的結果吧?坦白說,表參道之丘室內挑空加坡道就是那麼回事。,有興趣的人就該跑到它的邊側、它的後棟看看這個新建築如何巧妙地、不經意地延續和連結著與具有歷史意義而尚被保存的局部同潤會公寓建築體之間的關係。

    都市更新這個議題目前在早已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沸沸揚揚地喧嚷多時,相信在其他台灣大城市中也不免將很快面對同樣的討論。但是、有關舊建築歷史文化意涵的保存與尊重,城市涵構的呼應週邊環境的融合以及連結新舊之間巧妙的建築設計手法,這些不是膚淺的專業功夫便能一蹴可及。都市更新和新造建築截然不同,
後者可以張牙舞爪只求外顯的表現,前者可是需要耐心低調地謀求與周遭既存者的融合,但又不能忘卻自己應有的新特色。雖然看似這麼困難複雜的立點,但相信台灣建築界有足夠的睿智假以時日去達成。

 

     

 

 

 

 

 

資料來源:http://blog.udn.com/115346/1644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