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機場 T3 航站樓

地點:北京
設計者:英國 Norman Foster爵士


打造T3航站樓的建築師是英國國寶級建築師Norman Foster爵士,Foster也是香港赤臘角機場的設計者。T3和赤臘角機場同屬現代高科技建築,所不同的是,Foster在T3這個中國的新「國門」當中加注了傳統的中國元素,他以龍為意象做為整個設計發展的主軸,其中有象徵龍背的曲面金色屋頂與紫禁城相呼應,還有具中國傳統色彩的紅色柱列,以及國際到港層大廳兩邊的《清明上河圖》和《長城萬里圖》等。總之,Foster要人們一看就知道,這裡是北京。當然,這是一條巨龍,得在飛機起降時,掌握剎那的片刻,由空中鳥瞰,才能「見龍在田」。


全長3公里的T3航站樓,依功能區分為T3C、T3D和T3E三個區段。T3C用於國內國際乘機手續辦理、國內出發及國內國際行李提取,T3D暫用於奧運及殘奧會期間包機保障,T3E用於國際出發和到達。為了使邊長最大化,增加機位數量,T3C和T3E呈「人」字形對稱分佈在航站樓南北兩端,中間段再由「一」字形的T3C來串連。T3D和T3E之間有一條輸送旅客的捷運系統,時速可達八十公里,每小時可運送旅客8200人。航站樓的建築色系由十六種顏色漸變而成,從T3C入口處的紅色、橘紅色,漸變到T3E末端的金黃色,旅客要是不明身在何處,看看天花板上的鋼架顏色就知道了。


除了中國意象的強調外,Foster在環保節能上也費了許多心思;300多扇龍鱗般的天窗朝向東南,可大幅度減少白天的燈光照明;部分天窗可自動開啟通風,調節室內溫度;航站樓兩側的玻璃幕牆採用中空低輻射鍍膜玻璃,既可採光,又具隔音隔熱效果;還有可匯集雨水的調節水池、讓冷氣重複利用的空調系統等。航站樓入口處有長達800公尺的曲面懸臂式挑簷,原設計寬度是65公尺,比現在的35公尺更為壯觀。據說,當時是在工程進行到一半時才發現挑簷過大可能導致室內光照度不足,而為了不影響節能效果,只好更改簷寬。此外,北京整年下來的溫度變化極大,對T3工程來說是一大挑戰。工程師除了仔細調整每個屋頂連接點或鬆或緊,以因應熱脹冷縮可能導致的支柱彎曲,並且在支柱和屋頂間設置了32組熱膨脹連接點,使其沿著結構滑行,避免屋頂遭受破壞。


有媒體說這是繼青藏鐵路和三峽工程之後,中國第三個引起世界關注的大工程,而對建築師來說,這可能是他這輩子所能承接的最大案例。T3不僅因為「大」而為世人所關注,更重要的是它集結了世界多項新技術,如旅客快捷運輸系統、信息處理系統,以及長達61公里採用國際最先進的自動分揀、傳輸速度高達每秒7公尺,每小時可處理行李2萬件的高速傳輸行李系統等,這些都使得首都機場得以一躍而入先進的世界機場行列中。


 

 

 

資料來源:

http://2008.people.com.cn/BIG5/62310/62311/6122469.html
http://www.archinfo.com.tw/member/08/080517.aspx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bj.xinhuanet.com/bjpd_tpk/2008-01/30/content_12353562.htm
http://big5.china.com.cn/news/txt/2008-02/29/content_11071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