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西國際機場
關西國際機場可說是人類建造史上的傳奇。機場建築由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和日本建築師岡部憲明(Noriaki Okabe)負責主要設計,另外還有多位著名的建築師、工程師參與設計。由於大阪周邊用地吃緊,政府決定通過填海造地修建機場,經過5年的填海工程,使用1.8億立方米的土方,於原先水深達17-18米之大海裡填出5.11平方千米之機場用地。機場建有一條3500米長的跑道,主候機樓長達1.5公里,採用玻璃和金屬的高科技派風格,蔚為壯觀。機場高速鐵路可將乘客直接從機場送至大阪市內。機場的建設費用高達1.45萬億日元,當時約合120億美元,不過仍遠低於200億美元之造價。機場初建成時,引來建築界和工程界無數贊譽,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甚至稱其為「新世紀的豐碑」。
航站大樓的樓地板總面積達三十萬平方公尺,卻僅費時三年便全部竣工。為令工程能依照預定進度順利施工,日本政府將整個工程分成兩個獨立並行的專案,由大林組和竹中工務領導的兩組廠商分別承包施工,各組廠商負責一半工程之興建,最後由大樓之中線處加以熔接。
關西機場計畫的最大問題為人工島的下沈。計畫初專家預估機場建造完成後人工島會下沈20英呎,但實際動工後,航站大廈尚未動工就已沉陷29英呎。為解決沉陷問題,專家運用兩種方法來克服,其一為在航站大廈底部擺放厚厚的金屬層以增加重量,讓建築本體跟島嶼的下沈速度一致;另一為在航站大廈地下室區,建造900多根主要支柱,而這些支柱可調整長度的,當中央控制室發現部分支柱不平衡時,將支柱之螺絲往上撐,於支柱下方墊鋼板,使得整體建築物平衡。
關西國際機場是日本傾全力動用各式現代工程建築技術,在滄海中填出的現代奇蹟。為了彰顯這棟建築物之高科技感,其屋頂部分係採用金屬桁架支撐螺旋槳般曲線的輕量化薄殼,有著非常微妙的弧狀曲線。弧狀屋頂隱含兩種工程意義,其一是為了抵抗強勁的海風,另一個目的係將空調系統的風帶到建築物的每個角落。
資料來源:http://www.kansai-airport.or.jp/tw/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