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當代藝術館

 

    小朋友玩「疊疊樂」,一不小心積木就倒了;大人玩「疊疊樂」,就是有辦法讓它不倒,當然,大人玩的可不是小積木,而是大房子,就像2007年完工的紐約新當代藝術館(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成立於1977年的紐約新當代藝術館,主要收藏來自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品,是紐約市曼哈頓下城最重要的藝術館。已有二三十年歷史,自然不能算 新,其實「新」是它的名字,有創新之意,而非新舊的新。

    新館所在的下東區是早期低收入移民匯集的地方,附近房屋低矮老舊,和一般人印象中摩天大樓林立的曼哈頓截然不同。來自日本的妹島和西澤初次到基地現場探勘時,對周遭殘破的景象著 也實有點震驚,但同時他們也從中淬取一些概念,並將它結合到設計上,那就是「敞開心胸,毫無偏見地接受一切」。

    接受是相和,但不表示相同,也就是所謂的「和而不同」;「和」的是,新館一開始就不打算走精緻路線,包括所用的材料和館內的設備、裝修、陳設等,有些甚 至可以說是粗糙的,也因此,反倒讓人覺得親切;「不同」的是,新館就這樣優雅的、神態自若的豎立在侷促凌亂的老舊街廓上,受限於環境,卻不被環境所限。

    21.7米寬,34.2米長的臨街基地,為了避免建造出 一座單調、黑暗、密不透風的建築,SANAA巧妙的運用六個「盒子」,像小朋玩「疊疊樂」那樣向上堆疊,不僅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建築外型,還利用沒有重疊的部分來開天窗,讓展覽空間有了良好的自然光源。六個盒子大小不等,高度也不盡相同,其「擺放」看似隨意,其實是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才定位的。

    新館從外觀上看來共有六個盒子,實際總樓層數是地上八層 和地下一層。盒子不用柱子支撐,方便展覽空間靈活運用。一樓臨街面是4.6米高完全透明的玻璃幕 牆,裡外一樣沒有柱子,因此「疊疊樂」看起來是懸空的。為了不讓窗孔破壞了盒子的整體感,以及讓盒子有更輕盈的外觀,SANAA在盒子外覆蓋一層薄紗般的 鋁網,它會隨著陽光照射強度、時間和天氣的不同,而有銀、灰、白多種顏色變化。

    地下一樓有一座182個位子的劇院。一樓大廳除了有售票處、開放式畫廊外和小型咖啡座外,還有一片和外牆類似的鋁網製成的曲面隔屏,被用來隔開禮品區。二、三、四樓是展覽空間;五樓是教育中心;六樓是辦公室;七樓是多用途空間,戶外有個陽台,可俯覽曼哈頓景觀;八樓是機械室。

    「美麗而粗糙」是妹島和西澤在了解整個案子的預算、地理位置,和業主的種種條件後所採取的設計方向。他們試圖將「美」隱藏在粗糙的物質構件中,因此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也是周遭環境所欠缺的,是那若有似無, 一種說不出的美。

 

 

 

資料來源:http://jdemo23.we-ee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1&Itemid=50
 

          紐約新當代藝術館